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兴边富民 守好祖国北大门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冬梅 日期:2022年02月05日 20:53 点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治理,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筑牢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以下简称五大安全)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我省要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生态优势、产业基础,以更加坚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我省作为边疆省份,肩负维护五大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十四五时期我省需着力推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

坚定不移加强边境地区党的建设

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加强边境地区党的建设,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实现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以党的建设引领边境地区治理,建立枢纽型党组织,拓展载体与功能,推动我省边境地区党建与我省各项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创新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合管边控边机制,坚持军民融合,坚持群防群控;切实发挥边境地区职能部门服务发展的作用,全面提高边境地区国有企业党建质量,推动边境地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行业融合式发展,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实践平台,将我省边境地区党的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为企服务、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中,形成同频共振、联动互补效应。

因地制宜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产业

立足我省抵边县区边境对俄、自然生态、少数民族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应准确把握边境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我省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扩大中心城区和边境地区产业协作规模,加快中心城区人、财、物、信息等要素资源向边境地区流动,促进边境地区统筹联动、协调发展。以优势产业推动边境地区振兴,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特色旅游业、进出口加工业等抵边县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我省边境地区粮食、中药材等优势产业覆盖面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兴边富民试点市四区叠加的磁场效应,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创新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壮大我省边境地区北药产业企业,推进国药中药饮片加工及进出口贸易项目,建立中俄中药材交易大市场。积极申建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内陆自由港,切实推动边境地区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打造沿边口岸物流枢纽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努力形成我省向北开发开放合作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汉麻交易平台建设,全力构建中国优质汉麻交易中心,实现大宗商品线上线下交易。统筹布局我省边境地区红色旅游、民族旅游、生态旅游等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和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康养产品和线路开发,提升我省边境地区城市竞争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凝心聚力增进边境地区民生福祉

以民生保障筑牢边境地区防线,坚持以抓民生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握民心民意,解决民之所忧、民之所盼。坚持兴边富民政策、财资、服务向民生聚焦、倾斜、覆盖,不断提高我省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落实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努力让抵边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加大我省边境地区城乡建设、基础配套支撑等方面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加强边境铁路等基础设施、抵边村镇和抵边通道建设,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我省边境地区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经济较发达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我省边境地区建设,通过兴办教育、发展医疗和健康养老、健全引人留人政策等综合措施,加速人口向边境地区集聚。在我省边境地区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更应继续做好六保工作,特别是着力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以保证我省边境地区经济正常运行,社会大局整体稳定。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