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委党校按照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抓靠做实“六统筹”工作,切实形成了以市委党校为主体,县(市)级党校为分校的“大党校”办学格局,实现了市县党校上下联动、优势互补、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一、制定管理办法,完善管理机制
为切实发挥市校对分校统一协调、统筹管理的作用,履行好对分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能,形成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解决县级党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工作不规范的问题,市校年初下发了《中共鸡西市委党校分校教学科研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乡科级干部、培训乡科级后备干部(青年干部)、农村“两委”和社区街道干部、基层 党员干部以及公务员的培训。规范了培训设置,完善了管理机制,在分校的教学业务、班次设置、科学研究、学员管理等四个方面由市委党校统一组织协调,市校和分校、分校和分校之间形成一个职责明了的系统脉络。根据此暂行办法,又配套出台了《中共鸡西市委党校分校综合评估暂行办法》,从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干部培训工作、教学科研工作、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和参加市委党校各项活动等方面统一了评估标准,建立了全市党校系统统一的评估体系,由市校每年统一组织实施对各分校进行综合评估,促进各分校不断增强办学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实施“六统筹”,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统筹了教学计划。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坚持“党校讲的就是市委想的,课堂教的就是干部要的”,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年底由市校负责召集各分校教学校长参加教学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拟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和教学计划。次年三月初三县(市)分校将制定好的年度教学计划(包括培训班次、培训对象、培训时间、教学内容和学制等)以书面形式送报市校,同时各分校主体班次的教学计划由本县(市)委组织部门批准后并上报市委党校备案。各分校实现了主体班次教学计划由市校协调制定,并督促落实。二是统筹了教学内容。首先是建立了市校与各分校统一的“大格局”教学专题库。市校根据不同类别、层次、班次的特点和要求,统一设计教学内容,将市校与鸡东分校、密山分校、虎林分校的130余个教学专题统一纳入“鸡西地区党校系统教学专题库”中,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其中“本土化”教学专题占到30%。教学专题市、县两级党校可互通互用,实现培训内容专题化、课程供给菜单化,以需要定专题、以专题定教师,形成了统一的“大格局”教学态势。其次是实现了市校与分校参照统一的教学版块设计教学内容,建立以特色理论体系、执政能力建设、党性党风教育、地方发展问题为四大教学版块教学内容为主体的课程设置。再次,打造好“地方特色”这张牌,注重加大针对解决本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课程设置的力度,课程设置符合了学员的需求,各具特色,实用性很强。实现了把学习理论、提高素质的共性与本地实际的个性结合起来,理论向实践转化,知识向能力转化。目前各分校已建立“本土化”教学专题库。三是统筹了师资调配。建立了包括市校14名、鸡东分校11名、密山分校9名、虎林分校6名教师在内的共计40名教师的“鸡西地区党校系统专职教师师资库”。根据市、县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统筹调配优秀教师跨校授课,实现了资源共享。2013年度根据分校的课程设置和提高授课水平的需要,市校派出4名教师承担了分校的部分教学任务。同时分校的3名优秀教师也首次登上了市校的主体班讲台,切实建立了教师“交流任课”制度。四是统筹了教学研讨。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市校积极为分校教学研讨搭建平台,开展师资培训、组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和教学大奖赛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推进了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2013年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组织了两期“鸡西地区党校系统专职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新增专题近三十个,充实了专题库,满足了主体班教学的需求;举办了“鸡西地区党校系统教学大奖赛”,总校和分校的8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大赛,鸡东分校教师代表县(市)级党校在全省委党校系统教学大奖赛中获得了县级组一等奖和教学方法创新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主体班开展了“鸡西地区党校系统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来自市校的全体专职教师和鸡东、密山、虎林三个分校的教学校长及教师代表共20余人,观摩了市校老师《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人民梦》的专题讲座,观摩后进行了讨论、交流,实现了“在观摩中找差距、在交流中求提高”的目的,通过教师间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切实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与要求落到实处。五是统筹了教学管理。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制度。市校及各分校已经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定。市校统筹制定符合各校实际的、系统的教学管理办法,建立完整的干部培训信息档案,确保各校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各分校参照市校制定的《中共鸡西市委党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按照《中共鸡西市委党校分校教学科研管理办法》和《中共鸡西市委党校分校教学综合评估暂行办法》的要求,都已制定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学员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学员班委会(党支部)的作用,强化学员自我管理,严格执行《鸡西市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学员管理办法》,市校培训办认真制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量化各班次学员考核指标,各分校已经参照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六是统筹了科研工作。目前市校与分校的科研工作同部署、同指导、同审核,实现了统筹管理。首先是统筹科研课题,带动分校的科研工作。2013年分校教研人员申报课题19项,其中优秀科研课题已转化为科研成果,如鸡东分校李雪英的《关于打造鸡西东部地区煤焦电化重镇对策研究》、虎林分校万晓霞的《关于我市虎林口岸对俄贸易发展的调查研究》、鸡东分校张丽娜的《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等多篇调研报告分别在市校《市情研究与探索(特呈)》上刊发,带动了分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是推荐分校老师向省委党校申报重点课题及参加省委党校科研评奖。2013年鸡东分校王莉申报的省委党校重点调研课题《基层法律援助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的对策研究》已经顺利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鸡东分校李雪英撰写的《打造鸡西东部地区煤焦电化重镇对策研究》、张丽娜撰写的《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荣获省委党校优秀科研论文一奖。在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我校共推荐分校4项科研成果参与评奖,获一等奖、二等奖三项,提升了分校在全市社科界的影响力。
三、开展综合评估,促进改革发展
为不断提高各分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按照《中共鸡西市委党校分校综合评估暂行办法》的要求,鸡西市委党校组织了三县(市)党校领导和相关人员成立了“综合评估联评小组”,对2013年度三县(市)党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九大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综合评估联评小组”在各分校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听取了各分校的自评汇报,审核了各分校的汇报材料,认真查阅了佐证材料,并对照评估标准逐项评定分值打分。打分采取四校分别给分,取最后平均分的办法,其评估最终结果为:虎林市委党校95.50分、鸡东县委党校95.00分、密山市委党校90.50分。联评结果各分校都达到90分以上,最终确定教育培训质量等级均为“一级”, 评估结果市校以文件形式及时反馈给各分校及地方党委。可见一年来各分校能够紧紧抓住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机会,在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较好地发挥了“基石”作用,切实履行了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培养当地基层理论队伍的职责,为鸡西干部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过联合评估总结出了各分校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员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考核考评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科研工作方面在市校《市情研究与探索》上刊发的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的篇幅较少。三是办学条件不够完善,没有设立满足干部培训的计算机室。四是经费保障不足,有的分校没有将办学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五是在与市校联合办学招生任务中有的分校未完成招生任务。各分校纷纷表示要以此次联评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促进县级党校改革发展,推进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现代基层党校的建设进程。
目前,鸡西地区党校系统基本改变了过去市委党校“单独作战”,县级党校“各自为战”的状况,市校与分校形成了合力,优化整合了办学资源,推进了办学体制改革,实现了资源共享,使鸡西地区党校干部教育体系更具活力、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