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厚彬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宽了社会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如何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置网络舆情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适应形势的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努力提高科学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能力,切实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的鉴别能力。面对网络事件和舆论监督,一些部门或领导干部常常手足无措,不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反而以“怒、怕、删、躲、拖”等错误方式进行处置,进一步加深了误解和分歧。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鉴别、处理能力。要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调控和规范网络行为。
积极整合资源,增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能力。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准确及时收集反腐倡廉舆情信息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我们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努力打造网络舆情工作的整体优势。一要有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专门机构,解决工作人员问题。二要有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内外协调的工作合力。三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保障制度、考核督查制度、激励创新制度等,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的处置能力。网络舆情信息产生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一些反腐倡廉方面的信息尤其吸引网民关注。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应高度重视并切实增强处理网络舆情信息的能力。要把握处置时机,经调查确认真实的信息,要及时公布处理情况,防止不良情绪蔓延;对反映有误的虚假信息,要及时公布真实情况,防止舆情扩大造成连锁反应;对需要时间调查核实的信息,要按照程序公布处置进程,建立沟通反馈机制。要做到处置有度,对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可信度、扩散范围和关注程度有正确研判,并作出适当的处置。要讲究处置效果,针对已发生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对网站、论坛、个人博客和微博客的监管。
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开展网络舆情工作专题培训,教育广大干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及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要加强对网民的引导,组织开展网络评论和政务微博互动,宣传法律知识,倡导文明上网,营造“增强正面声音,理顺积极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鼓励主流媒体发声,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网络舆情服务反腐倡廉建设大局。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纪委)
(转载自2012年2月2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