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讯 (记者 包海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照“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发展定位,坚持进口抓就地加工、出口抓提档升级。
作为百年口岸,绥芬河是黑龙江通往俄罗斯铁路、公路的重要口岸,也是中国最大的俄罗斯木材进口集散地。全市共有木材进口企业214家、加工企业445家。近年来,绥芬河大力倡导进口资源落地精深加工,很多木材企业既从事进口、又从事加工,是集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业务于一体的“工贸一体化”企业,企业既生产产品对外销售,又从事对外贸易交易。
“工贸一体化企业,既是工和贸的整合,也是进口和加工的整合,更是企业产、销一体化的整合,要打破‘非工非贸’的尴尬局面。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企业明确行业界定,在企业注册、数据统计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合理管理。”省人大代表、绥芬河国林木业城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杨雪呼吁,政府部门应给予工贸一体化企业更多关注,引导企业扎实、稳健发展。
杨雪代表建议,要做好资源整合,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对规模较大的工贸一体化企业要在申报各类专项资金时给予倾斜,鼓励工贸一体化企业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技术改造、先进生产工艺应用、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加大投入,并按照实际投资额给予奖励;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对经过专业部门认证,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在新产品开发、项目改造、智能化生产投入方面出现的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