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系列活动第二场在教学楼报告厅举行。活动以“一扭一艮一华年 亦绢亦花亦传承”为主题,采取访谈式教学方式进行,由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开场舞指导教师乔良、于錾鑫担任访谈嘉宾,哲学教研部教师王佳睿主持。
一生一事 开拓创新
扭秧歌、转手绢,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表现。如何将这项东北民间艺术传承下去,87岁高龄的乔良老师给出答案——一生只为一事来。
在齐齐哈尔文工团学习,进入黑龙江歌舞团,结识夏春阁老师,开始学习秧歌......当被问起与东北秧歌的缘分,乔老师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讲起。1960年,乔老师被选为民间舞教员,后调到省艺校舞蹈专业任教。
“没有党就没有我!是党培养了我,让我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我无条件接受党交给我的任务。”乔老师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一生只为一事来,只为传承东北秧歌,传承龙江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离不开创新,乔老师又谈起自己对手绢作出的改良,通过在手绢里加入环状布圈、附着亮片,能实现更多技术技巧,表现东北乡村生活劳动细节。这项创新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专家的认可,让东北民间艺术走进了北舞课堂。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本次访谈的另一位嘉宾于錾鑫老师,是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也是乔老师94届的学生。
2004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于錾鑫毅然回到家乡、回到母校任教。她说,是乔老师为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事业的付出感动着她,她也愿意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薪火相传,硕果累累。2024年,乔老师的东北传统大秧歌(黑土地秧歌)被收录到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这一年,于錾鑫主任带领学生走上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开场表演的舞台。两位老师还共同出版了《东北秧歌:全国舞蹈艺术院校女班教材与教法》,填补了东北秧歌在黑龙江“零教材”的空白。

厚积薄发 亚冬绽放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上,东北传统民俗“转手绢”表演格外出彩,展现了东北民俗与冰雪元素的巧妙融合,成为全场亮点,吸引了世界目光。
访谈的最后,亚冬会开幕式开场舞蹈的演员们来到现场,带领大家身临其境地重温亚冬会开幕式上的手绢舞表演,真切感受手绢舞的独特魅力和浓郁地方特色。
第52期省直单位正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和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学习。
来源:教务处、学员处
编辑:苗 地
摄影:成哲嵘
摄像:张勇枝
一审:王 欢
二审:王孝忠
三审:史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