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院)新闻 > 正文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励今朝壮志凌云霄——校(院)哲学教研部集体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来源: 作者:办公室 日期:2017年09月25日 16:43 点击次数:

校(院)哲学教研部深入开展作风整顿工作,致力于打造“五个好作风”“三个好把式”,按照部门“周学习制度”安排,9月22日下午,哲学教研部全体教师在教研部主任敬海新的带领下通过朗读、研读的方式共同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深刻体会习总书记所说“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真切意味,要青春当歌有所作为。

读书学习活动由刘欣然老师为大家选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部分章节作为开端,随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

敬海新:习近平的知青岁月生动阐释了何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可以从青年习近平身上感受到他严于律己、严格自律的自我约束精神;苦且愈坚,不堕青云之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道德追求;以人民为中心、干事创业务求实效的实干精神;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在学习作风的养成中,习近平展示出讲实功夫、下真功夫、用苦功夫的学习精神,这是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坚持的好品格。

曹学娜:习近平的成长历程对我们做好党校教师有两点启示。一是做好党校教师要充满使命感。二是做好党校教师要有定力精神。习近平当时不到十六岁,在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中,虽生活艰苦(要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但他经受住了考验,充满使命感和精神定力。作为党校教师,我们也要有坚定的使命感,培养为生民立命的理想追求和做好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在面临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时,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定力,能够坐得住冷板凳,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孙祥:习总书记入党历程令人感动,虽因家庭原因屡次被拒,但习近平不改其志,凭着对党的深厚情感、对人民的一腔热血,不懈争取党的认可。习近平的坚持一方面受其家庭革命精神传承的影响,是优秀家风的体现,同时也同他身上所带有的伟人气质相关,正是这种气质与视野使他能够不为一时挫折所败,而是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一心为民服务。

王雪: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为民服务体现了他超强的工作能力,总书记做事有想法,不是盲目做事;处事有方法,能够深入群众,善于解决问题,深得群众信赖;干事有行动,能够迅速将想法转变成行动,通过实践检验认识,通过认识修正实践;办事有系统,总书记在梁家河期间做的每个具体工作,单看都是小事,但现在回顾,其实都是奔着安民富民的目标在努力,体现了他工作的系统思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崔胜男:吃苦是青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习近平在下乡生活中勇于面对现实之苦,能够迅速调整自己,与乡亲们苦在一起、干在一起,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在苦中淬炼成长,从而使得这份经历成为他一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回过头看,也正是这段艰苦的生活历练,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使他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

赵金平:习总书记下乡期间对学习的坚持是我们的榜样,在下乡期间,在艰苦的软硬件条件下,总书记都不忘学习,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言,体现了他超凡的定力,特别是在白日辛劳一天后,知青伙伴或休息或娱乐的情况下,习近平还借着煤油灯学习,让人深感钦佩。同那时的习近平相比,我们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具备了非常优越的学习条件,不仅没有任何理由逃避学习,并且应该学的更好。

孙晶: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得他虽出身革命家庭,但并不“娇气”,吃得了苦下得了地,熬过了“四大关”,很快同农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身上还体现出了鲜明的使命感,他在梁家河工作时期以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支撑,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以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为其工作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间的工作特点一直坚持贯彻到了执政时期,表现出了他对人民立场的坚持与坚守。

孙秋菊:习近平爱学习的精神值得钦佩,他在下乡期间不忘学习,特别喜欢阅读马列著作,从书中可以看到,习近平下乡带去的一箱子书中,很多都是马列主义经典原著,正是这种无论外在境遇如何变化,始终坚持读书习惯,坚守如一的品格,助力青年习近平挺过艰苦的知青岁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

最后,敬海新对本次学习进行了总结。他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给我们带来三个启示:我们每个人虽然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现学有所成,学助业成。敬海新强调,哲学教研部全体教师要继续认真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进一步将其精神主旨融入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中。

  (哲学教研部供稿)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