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赖德胜 日期:2024年07月19日 16:01 点击次数: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

  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就将是无米之炊。但经济增长的好处并不会自动惠及每一个群体,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并不会普遍发生,有的国家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有增长无发展”现象,即经济增长了,但增长的果实被少部分人所享有,经济和社会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动荡不安,这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经济和社会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而是出现了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增长失去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经济与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需要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新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和社会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就经济发展而言,主要变化有:一是发展理念的变化。增长速度仍然是重要的,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规模必须持续扩大,人均收入必须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基础。但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约束条件和生产函数都发生了变化,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发展驱动力的变化。要素的投入仍然重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禀赋优势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发挥,但创新驱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质生产力将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三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国内大循环对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并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就社会发展来看,主要变化有:一是民生保障从“有没有”进入到了“好不好”的阶段。人们期待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高品质”已成为民生保障的新期待。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三是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使社会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维。

  新时代新征程,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使二者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必须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更好发挥社会建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方面,牢固树立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途径。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更好统筹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统筹投资和消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在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利于稳定和改善社会预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另一方面,从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高质量发展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种要素的活力,优化要素的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的任务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需要有大智慧。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破除阻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