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洪向华 李梦珂 日期:2024年09月27日 11:38 点击次数: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丰富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形式,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关键所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以通俗化的话语表达、数字化的传播手段、精品化的文化产品、专业化的宣讲队伍以及沉浸化的传播场域,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亲和度、关注度、话题度、影响度以及参与度,努力让“正能量”与“大流量”实现“交汇”,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得更好、更开、更广。
   话语表达通俗化:提升亲和度。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理论宣传只有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成群众语言、日常语言,才能与群众同频共振,为百姓所接受。话语是连接人民群众与创新理论的沟通载体,接地气、通俗化、具体化的话语表达是拉近距离,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的关键。这就要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话语表达通俗化。一是面向人民群众,善用群众语言。用生动化、形象化的话语表达阐释新思想新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比如“打铁必须自身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撸起袖子加油干”等通俗贴切的话语,使“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更“接地气”的语言,拉近与“寻常百姓”之间的距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反映社会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党的创新理论是时代的号角,具有鲜明的理论旨趣与实践诉求,推进其通俗化、大众化阐释,要紧盯群众的“烦心事”“日常事”“邻里事”,通过提炼具有现实指向性与问题回应性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元素,比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话语表达,将“国家大事”具体化为百姓“身边小事”,讲好每一个大道理所关涉的小故事,讲透每一个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
   传播手段数字化:提升关注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随着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媒介。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是提升和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关注度的有效途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手段数字化。一是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打造党的创新理论的立体传播体系。统筹好处理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之间的关系,凭借新媒体技术塑造“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具有全方位、立体化辐射作用的系统协同体,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实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即时传播和广泛覆盖。二是拓展传播平台,加强主流媒体的平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拓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平台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驱动“报、刊、网、端、微、屏”等平台融合传播、同时发力,着力打造政治性强、公信力好、技术过硬以及流量较大的主流媒体平台,比如依托“学习强国”“手机党校”“党员口袋书”等理论学习平台,以全网推送、互动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传播,有效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阅读率。
   文化产品精品化:提升话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价值遵循和基本导向。面对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播方式变革,只有努力打造会“出圈”、人民群众能“共情”的文化产品,才能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话题度和讨论度,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文化产品精品化。一是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利用AR、VR、H5、移动直播、动新闻、短视频、Vlog等内容产品形式和手段推出一批既有深度又具广度的“爆款产品”。从打造“理上网来”“理响中国”等网上理论宣传品牌到《人民江山》《跟着总书记学历史》这些网络正能量作品以“网感”为翼,用生动鲜活的表达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网红”佳作,有效提升话题度和吸引力。二是针对不同群众需求,推出系列多样化衍生产品。立足差异化特点,依托算法优势分析受众“喜好”和需求,量身定做、精准传播,与此同时通过PPT、图解、H5、微讲堂、理论漫话等节目形式,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努力用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表达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点击率,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宣讲队伍专业化:提升影响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由此可见,人才队伍是理论传播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宣传需要打造兼具理论功底与宣讲能力的综合性宣讲队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宣讲队伍专业化。一是下大力气培育高素质宣讲队伍。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持续为理论宣传工作者“充电”,强化其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以及专业训练,更好地培育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专业素质强的理论宣讲队伍,充分发挥“轻骑兵”和“先锋队”作用,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最强分贝。二是善启新群体,培育“量质兼优”的宣讲专才。坚持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多元化、多样化,从各行业、各领域中选拔培育兼具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一批理论宣讲吸粉引流账号和“网红”宣讲员,提高党的创新理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透过新群体“小端口”传递理论宣讲“大道理”,比如,各地兴起的“8090+”宣讲团、“银发宣讲团”等新型群体,实现了不同群体间的定向发声与精准传播,激活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大能量”。
   传播场域沉浸化:提升参与度。先进思想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力量。沉浸化和互动式传播旨在打破传统理论传播的空间限制,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虚实交融的立体传播空间,增强受众感官的“在场”和情感的“共情”,调动和培育人民群众在理论传播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更加鲜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场域沉浸化。一是突出现场体验,激发受众共情共鸣共振。理论传播需要做好理论创新与发展实际之间的连接点,将理论知识从“会场”延伸到“现场”,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互动功能,善于运用VR、虚拟现实等全息技术,通过设置主题场景等,以“全景式”的沉浸互动营造身在第一现场的体验感,增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力和感染力。二是用好红色资源,用好宣讲基地。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要与红色资源有效融合。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红色文化体验空间,讲好党史、革命史、英烈史等红色故事,以切身体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利用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文化场馆等宣讲阵地,开展专题展览、理论研学、互动展演等活动,通过身临其境的普及场景不断将党的创新理论具象化,提高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度,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声入人心”。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