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迈向红色征途 赓续红色基因——第66期省管干部进修班井冈山主题党日活动侧记
来源: 作者: 日期:2024年10月22日 19:01 点击次数:

        2024年10月8日—13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第66期省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在井冈山进行学习培训。学员临时党支部决定在学习培训期间,开展一次行走的主题党日活动,缅怀先烈们的光辉事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而坚定信念,增强斗志,忠诚信仰,艰苦奋斗,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

十月的井冈山,金桂飘香。红色的井冈山,这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蓝,孕育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种子,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是中国革命迈向胜利道路的坚实基础和起步之旅,是中国共产党决定中国命运的道路选择发源地。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是值得全国人民珍视的精神瑰宝,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井冈山精神,既是我们夺取革命胜利的精神法宝,又是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精神法宝。大家一致认为,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竭精神源泉。

当我们带着浓厚的感情、崇敬的心情走进井冈山博物馆、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聆听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迹,动人故事,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那真切的情感才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辈们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名和无名的英雄达四万八千多人,他们坚定心中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为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谋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任何个人利益,没有豪言壮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执行“枪杆子里出政权”,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何长工为了革命,一家三十多口惨遭杀害,伍若兰面对敌人的威逼诱惑,大义凛然。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思考。我们也真是到了井冈山之后,才会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当年必须且只能走井冈山道路,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才能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也必须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荆竹山雷打石,置身其中,仿佛毛委员就在和我们一道喝着南瓜汤,吃着山野菜。“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哨口,至今还留着当年哨口之事和作战壕堑,这是红军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战役,它用事实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和战士们从宁冈挑粮山,这挑的不仅是粮食,这更是国家的命运。它也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官兵平等,没有特殊权力的属性,望着八角楼的灯光,仿佛看见了毛主席在一根油灯下挥斥方遒,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无论是瞻仰大井毛泽东旧居,还是走进小井红军医院,就如跨越时空,来到那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年代,红军战士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画面中,那悄然流下的泪水是崇敬、是感动、是激励。毛泽东同志的艰苦奋斗、调查研究都成为了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队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成为我们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基石、建党立党的伟大创举。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来到井冈山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是对井冈山精神最好的诠释,也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精神支柱。

大家一致表示,短暂的五天学习,却似乎跨越了近百年的时空,井冈山精神一次次洗涤着灵魂、一回回震憾着思想,每每冲击着全体学员,激荡着热血一次又一次的澎湃,大家也真真地在心灵深处告诉自己牢记老师的教诲,要“上山感动”、更要“下山行动”。学习井冈山精神,更要结合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一体学习领会,融会贯通落实,铸牢理想信念,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争当促进派和实干家



 

Copyright© 2007-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P.C.of The C.P.C. &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编:150080
     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ICP备060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