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读书心得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吴鹏
《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这本书,全景记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创造性谋划和战略性部署,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奋进树立了光辉典范。读后我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要坚持从政治上思考和谋划工作,强化当好排头兵的政治责任
在上海工作的七个月零四天里,习近平总书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上海实际,聚焦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以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使命意识,创造性地谋划和开展工作。我们学习《习近平上海足迹》,就是要深刻感悟党的领袖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首先,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集中体现的是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意识。
其次,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必须以全局的眼光、战略的眼光,融入全国、服务全国。
第三,必须强化党的意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是要运用科学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练就当好排头兵的过硬本领
《习近平上海足迹》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谋新篇、开新局的高超政治智慧,把握大势、善抓关键的宏阔战略视野,出实招、解难题的卓越领导才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既明确“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在论述“做什么”的同时也蕴含着“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这深刻揭示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仅要有担当作为的激情勇气,更要有能干事、干成事的“铁肩膀”和“硬功夫”。
作决策要有登高望远的前瞻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开展工作,既善于总结和发扬过往经验,又善于立足新方位、展开新探索。
抓工作要有洞察规律的辩证思考。21世纪的头十年正是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发展全局,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找到上海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放大了上海的综合优势和比较优势。
办事情要有直面问题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敢于直面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下决心解决什么问题。
三是要弘扬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质,汇聚当好排头兵的磅礴力量
学习《习近平上海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工作经历,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精神品质,更加深刻地体悟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党性宗旨、价值追求的强大力量。
身体力行党的性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十分重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强调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战斗力;要求把作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融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之中;告诫党员干部要切实过好思想关、权力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
带头践行上海城市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亲自提炼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从政履职实践,充分体现了对城市精神的率先践行。
四是要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勇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
只要我们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勇于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冲锋陷阵、拼搏奉献,勇于在最紧要、最危急的时刻站出来、顶上去,知重负重、比学赶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肩负五大安全寄予殷切期望。我们要从《习近平上海足迹》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接续奋斗,努力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